水稻抽穗期(水稻穗分化的八個時期)
水稻抽穗期
眼下又到了水稻抽穗的水稻時期時候,抽穗結實期,抽穗因實粒尚未定局,期水粒重正在形成,稻穗早衰倒伏、分化貪青、水稻時期病蟲害常常發生,抽穗田間管理極為重要。期水田間管理的稻穗任務是養根保葉,以葉養粒,分化防早衰,水稻時期防倒伏,抽穗防病蟲害,期水確保增產增收。稻穗要求抽穗期每莖要有4~5張綠葉,分化黃熟末期仍有1~2張綠葉。具體該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呢?
1、科學管水。水稻開花至乳熟,水分反應比較敏感,是生理上第二個水分臨界期,管水原則是“有水抽穗、濕潤灌漿、適時斷水”。
1)有水抽穗。水稻抽穗開花期稻田干旱,花粉和柱頭容易干枯,不能授粉甚至造成抽穗困難,所以抽穗開花期一般要有水層,避免脫水干旱。
2)濕潤灌漿。水稻開花受精后,籽粒通過灌漿發育充實,灌漿期既需水又不能長期淹水。
3)適時斷水。水稻黃熟后,生理需水下降,應適時斷水,但又不能斷水過早。斷水時間視稻田而定,一般田可以在收獲前一周左右斷水,深泥田在半月左右,砂田3~5天。
2、酌施籽粒肥。追籽粒肥主要是對底肥少、保肥力差、后力不足,抽穗前葉色差的稻田,在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天氣晴朗時于齊穗期每畝撒施尿素2~3kg,主要是延長葉片功能期,加速灌漿,增加粒重。若低溫陰雨以不施氮肥為好,可采取根外追肥,用1%濃度的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在午后噴施,可以促進灌漿,提高結實率和粒重。
3、防治病蟲害。水稻抽穗結實期常發生穗頸稻瘟病、白葉枯病、稻飛虱、葉蟬、螟蟲等,要根據測報檢查及時防治,以免遭受損失。.
4、防止空秕粒。①選結實性好、抗逆性強,適應當地條件的優良品種。②制定合理的栽培技術措施,推廣帶蘗壯秧,適時栽插,使之安全孕穗和安全齊穗,避過不良氣候影響;正確進行肥水管理,處理好群體與個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避免徒長、貪青或早衰,增強抗病、抗倒力,提高光合生產力,以減少空秕粒的產生。③增施微量元素,適當施用硼肥可以提高結實率。
5、適時收獲。水稻收獲是否適時對產量影響很大,適宜的收獲期是水稻開始進入完熟,谷粒和枝梗呈現黃色時收割。
6、使用金水銀華櫻木花稻套餐,微生物菌劑搭配農藥,在均衡水稻生長的過程中有效的預防各種水稻疾病。金水銀華籽粒飽生物液,促使水稻籽粒飽滿,活稈成熟。
水稻穗分化的八個時期
現在晚稻正是幼穂分化的關鍵時期,有經驗的的老農戶就會剝開水稻葉片檢查,判斷稻穗發育在哪一個時期,從而大致推斷抽穗時間,確保抽穗能在寒露風之前,免受寒露風的危害。也可根據稻穗發育時期進行不同的肥水管理,防止枝梗退化,防止穎花退化,達到高產目的。
怎樣區分幼穗分化八個時期:
(1) 苞分化期:稻穗開始分化時,莖端生長點出現**苞原基,用肉眼看不見,所以稱一期“看不見”。距抽穗30天,葉齡余數3.0。
(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畢時,在苞的著生處出現白色的苞毛,所以稱二期“白毛現”。距抽穗28天,葉齡余數2.5。
(3)二次枝梗分化:幼穗長度約1 毫米,肉眼可見大量白毛所覆蓋,稱三期“毛叢叢”。距抽穗25天,葉齡余數2.0。
(4)幼穗長至4-10毫米,幼穗外部形態初步形成,肉眼可見幼穗和穎花的雛形,稱四期“粒粒現”。距抽穗21天,葉齡余數1.2。
(5)幼穗長約1.5至5厘米,肉眼能看清穎殼時,稱五期“穎殼分”。距抽穗15天,葉齡余數0.6。
(6)穗長5至10cm,穎花也增至谷粒長度的一半,稱六期“谷半長”。距抽穗11天,葉齡余數0.5。
(7)穗長生長停止,顏色開始變綠,花藥尚未變黃。稱七期“穗變綠”。距抽穗7天,葉齡余數0。
(8)稻穗分化全部完成,花藥轉呈黃色,即將抽穗,稱八期“穗將伸”。距抽穗2-3天,葉齡余數0。
口決:一期難看見,二期毛出現,三期毛茸茸,,四期粒粒現,五期穎殼分,六期穗半長,七期穗變綠,八期即出穗。
幼穗發育的環境條件與田間管理
一,溫度 幼穗分化的適溫為26一30度,臨界溫度為17一19度。最高溫42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高溫能加速幼穗分化使分化過程縮短。在安全齊穗期,日平均氣溫保持在20度以上,日最高氣溫在23度以上,日最低氣溫在15度以上。湖南地區在9月15日前齊穗比較安全。
二,光照 此時期光照不足會造成谷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故長期陰雨或封行過早對幼穗分化不利。
三,水分 此時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禾怕胎里旱,說就充分說明了土壤水分對孕穗期的影響。除根據需要曬田外,一般宜保持淺水促分化,寸水保懷胎。如遇低溫還要深灌保溫,但不能長期淹水,否則易引起根系發育不良。
四,養分 補施穗肥可收到保蘗壯稈增粒的作用。穗肥施用一般在第二期和第六期,前者促進枝梗和穎花分化,增加每穗粒數,后者是為了防止穎花退化。穗肥施用量不宜過多,一般以每畝尿素2一4公斤,配合磷鉀肥使用。
五,病蟲害 此時期注意螟蟲,卷葉蟲,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