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的生長過程(黃豆的栽培方法)
黃豆的黃豆生長過程
大豆是重要糧食作物之一,為豆科黃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豆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長過程黃亦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栽培其一生要經歷種子萌發出苗、黃豆幼苗生長、生豆花芽分化、長過程黃開花結莢、栽培鼓粒、黃豆成熟六個生育時期。生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黃豆的長過程黃生長過程吧!
出苗期
黃豆種子的栽培胚根首先從胚珠珠孔伸出,當胚根伸長到與種子等長時稱發芽。黃豆胚軸伸長,生豆種皮脫落,長過程黃子葉隨下胚軸伸長露出土面,當子葉展開時稱出苗。條件適宜,播種后4~6天即可出苗。田間半數以上子葉出土即為出苗期。
幼苗期
黃豆從出苗到花芽分化前為幼苗期,出苗后2片子葉展開,其幼莖繼續伸長,上面的2片對生的單葉隨即展開,此時稱單葉期。隨著幼莖不斷伸長,長出**片復葉時稱3葉期。3葉期地上部分增長速度較慢,地下根系生長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開始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料。幼苗期大約20~25天,占整個生育期的1/5。這一時期是長根期,應注意蹲苗,加強田間管理,達到苗全、苗勻、苗壯,為豐產打下基礎。
花芽分化期
黃豆從花芽開始分化到始花為花芽分化期,一般約經25~30天。當復葉出現4~5片時,主莖下部開始發生分枝,同時分化花芽。花芽開始分化過程是先出現半球狀花芽原始體,接著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繼而分化出龍骨瓣、翼瓣和旗瓣,環狀的雄蕊原始體相繼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開始分化,并出現胚珠原始體,隨后進入胚珠、花藥原始體分化,花器官逐漸長大,最后陸續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期植株進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并進時期,這時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同時注意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株壯、枝多、花芽多、花健的要求。
開花結莢期
黃豆從始花到終花為開花期,花很小,著生在葉腋或莖的頂端,每個花簇上著生的花數,因品種和栽培條件不同而異。落花落莢率高,因此每個花簇結莢數較少。黃豆開花以上午6~9時為多,由現蕾至開花一般為3~7天。胚珠受精后,了房逐漸膨大,形成軟而小的綠色幼莢,當莢長1厘米時稱為結莢。豆莢的生長是先增長,再增寬,最后增厚。開花結莢期是黃豆生育最旺盛的時期,是需要水分和養料最多的時期,同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前期苗全、苗壯、分枝多的基礎上,花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并使通透良好,以達到花多、英多、粒多和減少花英脫落的要求。
鼓粒期
黃豆從豆英內豆粒開始膨大起,直到**的體積和重量時止稱鼓粒期。開花后10天內,種子內的干物質積累增加緩慢,之后的7天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質是在這以后大約21天內積累的。鼓粒期約30~40天。鼓粒完成時的種于含水量約90%。鼓粒期是黃豆種子形成的重要時期,此時黃豆生育是否正常將決定每英粒數的多少、粒重的高低和種子化學成分。此時干旱或多雨致澇能造成死英、秕粒、粒重下降而嚴重影響產量。保證種子正常發育要滿足兩個條件,植株本身貯藏物質豐富,根系不衰老,葉片的同化作用旺盛,還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
成熟期
黃豆葉片受黃脫路,豆粒脫水,呈現品種固有性狀,這時種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直到搖動植株時英內有輕微響聲,即為成熟期。此時應當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種子和植株變干,便于及時收獲,同時防止肥水過多造成貪青晚熟,影響及時收獲和倒茬。此期天氣晴朗干燥可促進成熟且有利于提高品質。
黃豆的栽培方法
黃豆又叫毛豆、大豆,原產于我國,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黃豆營養豐富,富含多種高蛋白質和維生素,它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比如煲湯、拌肉炒、豆奶、豆漿、豆腐、腐竹等等,非常受市場歡迎。目前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黃豆價格非常可以,種植黃豆是個不錯的選擇。那么如何栽培出高產量、高品質的黃豆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種植黃豆整個過程與方法:
1、黃豆適應環境;黃豆屬于生草植物,喜熱怕冷,對于環境溫度最適合在20℃~33℃,溫度低于12℃時停止生長,**能忍受6℃,低于6℃發生凍害,高于42℃出現腐軟灼傷。黃豆的適應土壤比較強的,對土質的要求并不嚴格,主要土層深厚無澇地都可以栽培。黃豆在整個生長周期,要求水分充足,但又不能過多,濕潤有度,地塊不能有積水,又要保持土壤濕潤度60%~80%之間。黃豆對于光照比較大,適合在開陽、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對于陰林沒有光照的地方不適合栽培。所以在播種黃豆時,一定要根據自己地區環境,以及氣候進行種植。
2、種植時間;黃豆喜歡溫暖作物,種植時間一般在春季、夏季,秋季**在8月前播種。南方氣溫比較溫暖,可以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而北方比較寒冷,要過了清明才可以播種,具體播種時間在4月下旬5月。
3、精選整地;黃豆雖然對土壤沒有多大要求,但是、要想種植出高產量黃豆,還是要選擇一塊比較好的田地。**是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透氣性好、無病蟲害、無細菌、地勢高的田地。提前深耕翻土25厘米,**是暴曬一段時間,只有經過曬土才能達到殺滅土質的病菌和蟲害,同時增加土壤肥力,達到疏松透氣,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使黃豆得到一很好環境條件生長,強根壯莖發棵,提高產量和質量。在種植前一個星期再一次整地,每畝撒入2000斤腐熟肥,生石灰粉50斤,用農機把肥與泥土充分翻打均勻,做成壟畦或者平畦面的地塊,長、寬自己定,要求挖溝深25厘米,方便雨水天排水和防止積水。
4、選種泡種;黃豆的品種很多,播種密度有所不同,總體來說每畝大約1.2萬株左右,每畝大約用種量5斤~6斤。選種要求、挑選顆粒飽滿、不能有蟲蛀、發霉、癟粒、破損的種子,選好種子把它攤開,放在溫暖的陽光晾曬幾個小時,殺除種子表面細菌。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可以把種子放入30℃清水中浸泡6個小時,讓種子吸收水分立即播種,當然也可以不浸泡種子直接播種。
5、播種;播種可以直播、也可播種育苗再移栽定植。大多數農民都選擇直播,播種可以開溝條也可以挖穴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有草木灰的話可以撒上一些草木灰拌種。覆蓋土后,土壤干燥要澆水至土壤濕潤,再使用除草劑進行全地面噴霧一次,預防日后雜草生長。播種后大約一個星期出齊苗,沒有出苗的地方及時補上,黃豆春、夏栽培一般不需要澆水,因為是雨水較多的天氣,只要做好排水工作卻可,如果是秋天的話需要每隔十天澆一次水。黃豆出苗前半個月不需要追肥,因為整地時候己經施足底肥了,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卻可。
6、后期技術管理;黃豆后期管理主要分為追肥管理、松培土除草、防病蟲害等。
①追肥管理;農作物追肥一般以氮、磷、鉀肥三大要素。黃豆后期追肥管理可分為二次追,**次追狀苗發棵肥深施,每畝使用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第二次追花莢肥,每畝使用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深施,**在雨后施肥,肥料要和根莖保持一定距離。
②松土除草;黃豆中期松培土除草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在松土的時候不能傷到根部,培土時**結合施肥一起,這樣可以省下一些人工。同時在松土的時候把雜草全部清除掉,松培土除草是有利于土壤疏松透氣,提高土壤微生物,使黃豆根莖更加粗壯,從而達到高產量。
③防治病蟲害;黃豆抗病蟲害能力雖然很強,再加上我們每個步驟都管理到位,極少出現病蟲害侵犯。但是都是做到萬無一失,該預防的都要防治好。預防病蟲害的農藥非常之多,小編簡單介紹幾種,比如病害預防有百菌清、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蟲害預防有敵百蟲、敵敵畏或吡蟲啉等。每個星期噴一次,連噴2~3次卻可,在使用化學農藥時,應按照說明比例方法去使用,切記不可自作主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