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行情好壞,品牌苗企才是未來贏家!
品牌是無論一種無形資產,品牌的行情好處在于忠實客戶和產品溢價。一件普通的好壞商品,它的品牌價格與價值相當,但如果有了品牌的苗企加持,它的無論價格可能會上漲數倍、數十倍。行情而即便是好壞差價如此高,消費者卻有增無減,品牌因為這是苗企消費意識里的東西,是無論品牌的力量。
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行情品牌,諸如華為、好壞小米、品牌紅旗、苗企格力、李寧、娃哈哈等等,可以說各行各業的產品都有其品牌。而對于苗木行業來說,品牌化自然也是一種趨勢,但真正的品牌苗企屈指可數,行業內的大品牌還沒有形成,這方面仍然需要苗木人的不懈努力。
當前苗木市場處于低迷期,苗木生產結構性過剩是一大問題,苗木需求市場發生變化,綠化工程減少、房地產萎縮、PPP項目規范管理,還有耕地“兩非”整治、疫情等因素,整個苗木行業都跟之前大不相同。
市場收緊,產業也在轉型,有人被逼退,有人在努力適應新環境。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那些逆流而上的苗企早已放下了浮躁情緒,開始深耕行業內的細分領域,提高苗木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走差異化路線,并逐漸打造出品牌,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快感。
一個品牌就是一個市場,品牌不立,市場艱難。品牌由企業創造和運營,它是一種意識,企業是品牌的載體,未來苗企要想生存下去,并且要活出彩,那么品牌之路必須要走!
怎么走?
1、培養人才
企業要開發市場,更要開發人才。人才是高質量的創造者,苗木企業更多的去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可以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讓苗企在生產、經營、服務等方面獲得新的突破。
2、品種選育
能適應市場的苗木品種是獲取訂單的關鍵,苗木企業品牌發展同樣要考慮品種優勢,而且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似乎是一條捷徑。現在苗木品種正處于迭代期,新優品種因為特色化而更能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因此發展較快。
苗圃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來選育良種,做好某一個單品,做出特色,將其打造成品牌。例如河南四季春的‘四季春1號’紫荊,在苗市波動較大的時候,這樣優良的新品種卻備受矚目,銷售方面量價齊升。
3、標準化種植
苗木粗放型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現在是標準化種植的時代,這標志著苗木產業正在走向成熟。轉型中的苗企需要重新規劃自己的苗圃,規劃種植方向,完善苗圃的基礎設施,并開展機械化管理,從而實現規模化。
在苗木行業,項目方與供應商無縫對接是有很大條件的,實現標準化種植和規模化生產的苗圃比一般的苗圃能更輕松的為客戶解決找苗問題,因為自家的東西在品質和數量上都能滿足客戶需求,這也是苗企品牌形成的一個條件。
4、苗木品質化
品質是品牌形象的體現,品牌的東西應該超出客戶的預期,形成良好的購買體驗,進而增加粉絲粘性和形成粉絲裂變。苗木品質化近幾年的呼聲極高,不少苗農已經開始往這個方向去走,就是去劣存優,專注于生產精品苗。現在市場所需要的也是高品質的苗木,因為?園林綠化發展已經從“綠化”到了“美化”這一階段,那么苗木品質提升也是必然的,苗木人應該順勢而為。
5、塑造企業形象
做品牌如同做人,好的苗企不光是要苗木品種新、品質過硬,還要誠信經營,在服務上發力,這樣能給項目方留下很好的印象,這就是品牌意識,有利于雙方之間長期合作。品牌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企業長期積累,要敢于去投資,提升苗木的價值和企業的價值,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當前,國土綠化行動、鄉村振興戰略、家庭市場等都為苗市注入了活力,苗木行業的紅利依然可觀,未來值得期待,加油吧,品牌苗企!
相關文章: